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布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19〕21号)要求,综合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市府直属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写而成。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建议和提案办理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组成,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在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zhanjiang.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系(地址:湛江市赤坎区体育北路15号商务大厦10楼,邮编:524033,电话:0759-3375022,电子邮箱:zjszwsjj@163.com)。
一、概述
2018年,湛江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府办〔2018〕19号)及关于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着力提升全市政务公开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一)围绕法治政府深化政务公开。在市政府第十四届42次常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建军要求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秉公用权,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年来,湛江市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公开工作,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全流程监督,公开行政许可事项6143项、公共服务事项11716项。依托“信用中国(广东湛江)”,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公开综合监管和检查执法信息,增强监管威慑力和公信力。制定并向社会公开《湛江市人民政府2018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湛江市人民政府2018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目录》,确保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二)围绕重点领域强化主动公开。认真贯彻落实粤办函〔2018〕193号、粤办函〔2018〕201号、粤办函〔2018〕2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湛江市实际印发《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府办函〔2018〕92号),明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信息公开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责任单位及保障措施。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搭建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公开专栏,依法依规主动做好相关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提升信息覆盖面、到达率。
(三)围绕社会关注扩大公众参与。围绕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等公众关注热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准确信息。组织市直部门负责人作客市政府门户网,就安全生产、校园安全、住房公积金政策等问题接受访谈,及时解答市民有关疑问。加强市政府门户网站“民意征集 ”专栏建设,就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项目、宝钢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项目电厂工程建设项目、西城快线(疏港大道至玉湛高速段)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等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并及时公开意见征求结果和采纳情况。
(四)围绕市场预期做好政策解读。严格实行“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非涉密政策文件,督促责任单位综合运用图文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对政策出台的背景、重点任务、主要目的、后续工作等进行解读,充分运用媒体和政府网站做好宣传,力求让群众对政策悟得准。强化会议开放,对市政府常务会议形成的重大决议进行图文解读,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府常务会议”专栏及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向社会公开。借助外地主流媒体加强政策解读,市委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年内多次接受南方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广东卫视等媒体专访,对湛江的投资政策及营商环境等进行解读和宣传。
(五)围绕社会关切加强舆情回应。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搭建“回应关切”专栏,突出做好就学就医、住房保障、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热点舆情回应,及时就社会高度关注的非洲猪瘟防控问题、鹤地水库渠首断面水质问题、菉塘河湿地公园段水体发臭问题等发布权威信息,讲清楚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等,妥善引导社会预期。依托省政府门户网站和人民网,认真回应网民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全年累计承办答复“网民给省长留言”“网民给市长留言”76宗。
(六)围绕标准规范优化平台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严格按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全市政府网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集约化的部署,优先集约整合对外服务少的市直单位网站。结合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标准和省府办公厅要求,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日常监测和季度抽查,及时发现各网站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成63698个政务服务事项“十统一”标准化梳理,实现全市2045个镇(街)村(居)服务事项全覆盖。推进政务服务网集约化建设,实现“前端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全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总数157205条,其中组织机构832条,规章320条,规范性文件960条,其他文件4464条,政务动态类信息36872条,行政执法类信息6013条,办事指南类信息1854条,财政预决算2850条,政府工作报告74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426条,其他信息102510条。
从公开方式上来看,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30028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7028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10333条,制发规范性文件977条,政府公报发布会政府信息384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8316条。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429967宗,直接回复372726宗,回复率100%;转派工单57241宗,办结55650宗,办结率97.22%;满意率92.42%。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全市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46宗,接受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咨询58446人次,全部予以答复。
从申请方式上划分,其中网上申请229宗,占66.18%;信函申请75宗,占21.68%;当面递交申请42宗,占12.14%。
从受理单位上划分,其中市政府办公室受理33宗,市直部门受理146宗;赤坎区8宗,霞山区2宗,麻章区2宗,坡头区0宗,雷州市0宗,廉江市18宗,吴川市21宗,遂溪县37宗,徐闻县11宗,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57宗,湛江奋勇高新区0宗,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0宗。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全市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相关费用全部在行政经费中列支,没有收取申请人任何费用。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2018年全市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引起行政复议22宗,提起行政诉讼16宗。
六、建议和提案办理情况
2018年,湛江市共受理省人大建议22件,省政协提案6件,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累计办理市人大议案1件、建议115件,办理市政协提案304件,办复率100%。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域名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粤办函〔2018〕336号)有关要求,商市府办公室建立与本级网信、机构编制、公安、通信管理部门的协同机制,按照“谁开设、谁申请、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全市政府网站域名建设管理,重点清理注销不合规的域名、网站已关停但仍未注销的域名。
(二)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建设。认真落实省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商市府办公室积极做好前期摸底和资源准备,按照省规定的时间节点将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府直属单位网站及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迁移上省统一建设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实现与省资源优化融合,数据互认共享。
(三)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完善网站信息发布、政策解读、互动回应等功能建设和保障机制,健全发布、解读、回应“三位一体”政务公开体系,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全覆盖,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回应。建立完善与应急管理、宣传、公安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正面引导社会预期,力求让群众信得过。
(五)进一步做好政府数据开放。依托“开放广东”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围绕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消耗、财税金融、交通运输、社保就业、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重点领域,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资源,完成可开放数据编目、挂接等工作,保障数据及时更新,稳步推进数据资源以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形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