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她和她的他
“我必须得等到疫苗到来,把它们全部安全放置好,我才能放心!”
3月29日凌晨00:10,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道上已经空无一人,学生们在宿舍里准备入睡了,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医务科郑开颜,还在学校新冠疫苗接种点门口焦急徘徊,几只蚊子悄悄飞过,在她手臂上留下了“亲密”记号,她也全然不觉,只顾探头张望。在她一旁陪着她的,还有她的丈夫。
这是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进入该校开展疫苗接种的第三天,全市正紧锣密鼓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该校疫苗却出现了短暂性的紧缺。为了确保医院疫苗能安全、如期到达接种点,在医务人员全部完成当日接种任务回家后,郑开颜毅然留了下来,等待疫苗到校,尽管此时的她也已经在接种点忙了一整天。由于校区远在市区外的湖光,路程有些远,她丈夫放心不下,专程过来陪着她。
郑开颜在接种点为学生做接种前咨询体检
终于,深夜12点多,省里调配的疫苗到了,郑开颜脸上终于喜笑颜开,她仔细查看、清点疫苗,并全部将它们安置妥善后,才和丈夫一同离开。 这不是该院医护人员家属第一次深夜来到疫苗接种点,给医护人员当“护花使者。”
“但她也是我的爱人”
凌晨两点的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接种点,正忙着清扫现场,准备第二天接种工作的,除了医院的医务人员,还有一位特殊的“义工”——医生张斯欣的丈夫。
自全市启动全民接种新冠疫苗行动以来,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党委书记孙政、院长李建炜多次与校方沟通协调,确定接种点与准备工作。3月26日,在正式开展疫苗接种前一天晚上,副院长刘晖带着疫苗接种组成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将一批物资运送到学疫苗接种点做准备工作。计免科医生张斯欣也在其中,由于物资较多,她还出动了自己的私人“司机”,自己的丈夫来帮忙搬运。
医护人员在打扫现场
经过一夜的准备,如期开展接种,现场秩序井然
“她是白衣天使,她的使命是守护健康,但她也是我爱人,我当然要竭尽全能守护好她,这也是我的使命啊。”张斯欣丈夫说到。
确如张斯欣的丈夫所言,白衣天使们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兢兢业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每天要对学生说上千次“打完要记得多喝水”。
每天对着电脑输入信息长达十几个小时。
每天午饭草草解决,又匆匆上阵,为几百乃至上千人接种。
每天迎着第一缕阳光出发,又踏着寥寥星光回家。
这是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疫苗接种组启动高校疫苗接种工作之后每天的常态。
偶尔,他们还得绞尽脑汁,克服一些小障碍。
“网络不行,还有我们自己的双手!”
4月1日上午8:50,天气闷热无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疫苗接种点里,几台立式风扇正开足马力输送凉风,但却依然无法驱散接种点医务人员和排队等候的学生们的焦躁。
“网速好慢,信息输入好卡啊!”一位护士看着电脑,无奈地说。
“哦,不,这下是完全进不去了。”瞬间,大家陷入一片担忧。
等着接种的长队已经从接种区排到了门外的校道上,又晒又热,学生们开始躁动起来了。
医务人员穿着长袖长裤,外加一身白大褂和一次性手术帽,也已经汗流浃背。
无法登录系统输入信息,疫苗接种工作也无法开展,可是今天的疫苗必须得接种完,而且学生们已经早早在排队了,这可怎么办?
“天气这么热,不能让孩子们这样干等着!网络不行,还有我们自己的双手!”医院领导当机立断,重新部署接种工作。
“我们先按最快的速度给学生们打完疫苗,信息录入方面,我们先一个个手工登记在册,再慢慢输入!”接到最新安排后,医护人员又开始重新调整分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高效协作下,下午3点,当日疫苗接种已全部完成,学生们一个个离开后,他们又逐个逐个地敲键盘、对数据,把当天的信息全部录入系统,一直忙到深夜。最终,当日顺利完成了1200剂次的疫苗接种。
医护人员为学生们接种
接种结束后,医护人员在逐个输入信息
正是在医院领导、医护人员的尽职尽责、共同努力,以及家属们的默默支持下,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高效完成了全校在校师生4717人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其中单日最高接种1200剂次。
接下来他们还将随时待命,为各全市百姓开展高效、有序、安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召必应、使命必达,全力以赴为抗击疫情筑起强有力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