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商务函〔2025〕105号
(B)类
湛江市商务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湛江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50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梁成章、张文富、林鸿、吴正堂、谌力群、罗研、窦伟东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点亮我市“夜经济”升腾“烟火气”的建议》(第20250036号)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完成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顶层推动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就规范“夜经济”作出指示批示,并多次召开会议推动落实。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夜间经济集聚区、流动摊贩经营点进行调研,现场研究夜间经济发展和夜市规范整治工作。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积极谋划,相继制定细化措施。市商务局印发《湛江市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湛江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城管执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区流动摊档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市住建局会同市民政局联合印发《湛江市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湛江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管、城管执法、政数等部门印发《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实施方案》。
(二)挖掘现有资源,升级重点街区。各县(市、区)按照“一街一特色”要求,立足现有、因地制宜,重点推动1-2个夜间经济集聚区提质扩容。如,赤坎区注重“文化旅游+经济消费”双向赋能,擦亮“鲜美湛江 魅力赤坎”文旅品牌,围绕省级特色示范步行街(商圈)——金沙湾商圈着力打造“夜湛江”核心消费区;霞山区围绕法式风情街、民大环宇天地等节点升级改造滨海商圈,积极申报省级特色示范步行街(商圈);坡头区奥体中心夜市进一步挖掘军事文化资源,在统一招牌样式、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着力打造滨海网红夜市;廉江市以众鼎商圈、永兴国际商业城为核心,连片打造面积近400亩的廉江夜间经济街区,安铺镇注重“文旅+夜经济”“非遗+美食”多元素融合,安铺古镇获评广东省“十大餐饮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此外,市旅控集团首期投入1.53亿元对赤坎古商埠相关建筑改造更新,活化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夜游场景,提升游客夜游老街的体验感;总投资21亿元的湛江市文化中心将于2026年前投入运营,将增强金沙湾夜间城市魅力,为湛江主城区添加夜间文化元素。
(三)突出文化特色,着力培育品牌。市文广旅体局注重挖掘整合“鲜美湛江”“三鲜三美”特质禀赋和民俗、非遗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和文化元素融入产业链,加强产品包装宣传,推动“湛品”出圈;充分利用文旅展会等线下平台和线上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广影视网红打卡点、打卡线路,连续多年举办湛江湾文化旅游节、湛江海洋周、湛江开渔节等特色活动,活动品牌享誉省内外,有效提高了湛江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市旅控集团投资4500万元,以退役军舰为轴心,结合声、光、雾等科技手段,建成《军港之夜》海上实景演艺项目,进一步释放军港之城资源价值。市城管执法局印发实施《湛江市城市建成区夜景灯光专项规划及“一湾两岸”核心区夜景灯光详细规划(2024-2035 年)》,构建“全域统筹、核心突出、特色鲜明”的夜景灯光规划体系,进一步提升“夜湛江”城市魅力。市商务局注重挖掘湛江美食文化潜力,每年在金沙湾等商圈举办湛江海鲜美食节,创新开展“吃海鲜 到湛江”和“湛江菜全球发布”等系列活动,持续擦亮“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四)坚持疏堵结合,加强规范治理。市城管执法局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区流动摊档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以“奥体中心夜市”为示范推广学习,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规范流动摊档经营,引导流动摊档提档升级。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向摊主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高摊主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在统一划定区域内,规范经营行为、自觉遵守经营秩序,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加强常态化巡查,与公安交警、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针对夜摊经营中存在的噪音扰民、占道经营、餐厨垃圾废水污染环境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全面规范夜摊经营秩序。特别是在人流高峰、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对容易出现占用机动车道乱摆卖现象的路段和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增加执法人员巡查频次,及时为摊主和市民创造良好的经营和消费环境。截至6月30日,全市共组织专项整治行动26次,出动执法人员近3600人次,纠正跨门槛经营行为约1360宗次、占道经营摊档约3720档次,排查拆除破损广告招牌36块。
(五)多方协同联动,狠抓安全管控。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宣传引导,规范食品来源,开展抽样监测,把控食品质量,对在划定的固定区域和时段内经营的食品摊贩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查“三无”商品,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全力营造夜间放心消费环境。各级公安部门强化夜间巡逻防控,建立“15分钟响应机制”,设置夜间巡防点,对重点商圈实行19:00至凌晨4:00全覆盖巡逻,快速调处纠纷,用心打造夜间安心消费环境。市消防救援支队推动落实《湛江市消防安全夜查工作制度(试行)》,推动乡镇街道、派出所及基层网格力量开展夜查行动26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动城市5G设施建设,重点商圈实现网络监控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当前我市夜间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业态单一、文化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缺乏整体规划和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将着力从“四个加强”入手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创新。指导遂溪、徐闻两县用好用足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扶持资金,指导吴川市今年申报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设施。引导社会资本开发利用中心城区废旧厂房、闲置土地,开办文创夜市、潮玩基地,进一步丰富夜间文化消费场景。着力挖掘现有夜间消费集聚区文化特色、空间资源,鼓励霞山国贸大厦等商业综合体转型发展,形成错位互补、业态多元、各具特色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二)加强监督检查抓规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街道牵头各个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湛江市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重点规范临时外摆夜市经营行为,推行夜市“一摊一牌一档”登记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摊定档、档对人”精准管理,疏堵结合重点纠治夜间流动摊贩乱摆卖问题,督促做好夜市摊区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合力推动夜间经济有序规范发展。
(三)加强宣传推介树品牌。按照《湛江市打造“鲜美湛江”文旅品牌行动方案》《湛江市建设高水平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发挥海洋元素、非遗文化、海鲜美食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批文化主题、时尚主题、网红主题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充分利用湛江发布、湛江云媒等主流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和湛江旅游、湛江文旅、湛江商务等政府部门微信公众号,持续加大“鲜美湛江”“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城市品牌和“湛放消费 湛美生活”消费品牌等宣传推介,逐步培育湛江夜间经济品牌。
(四)加强风险防范保安全。加强对重点商圈、街区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夜间安全巡查人员配置,重点加强户外临时搭设场所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控。建立“最小应急单元”,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建设,完善社会安保联防联控体系。加大对烧烤摊、小吃摊等场所食品卫生安全巡查力度,对食品原料来源、加工过程、储存条件等进行严格监督,严厉打击经营来源不明食品原料、“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切实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商务局
2025年8月14日
(联系人及电话:秦庭勇,1857592746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湛江市商务局 2025年8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