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0007088770J/2025-00094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5-06-23
名称: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50020号答复的函
文号: 湛发改资环函〔2025〕173号 发布日期: 2025-06-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50020号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

谢磊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湛江市城乡有机废弃物及海洋贝类废弃物协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经综合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城管执法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指引

一是印发实施《湛江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建设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能力,逐步扩大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废弃油脂等厨余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谋划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二是出台《湛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湛江市城区厨余垃圾管理办法》《湛江市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2020-2035年)》《湛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标准(试行)》等法规政策和技术指引,为我市全面推行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法规政策保障。

三是印发实施《湛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下称“方案”),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市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出“要不断扩大厨余垃圾分类收集范围、稳步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着力提高蚝壳、对虾虾头和虾壳等水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开展有机废弃物处理工作

一是推广垃圾分类投放。结合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有序完善垃圾分类(含厨余垃圾)收集设施,并通过设置分类投放指引,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定时定点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目前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内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厨余垃圾基本做到分类投放。

二是实施垃圾分类收运。各区均已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纳入环卫作业服务内容,并委托有资质企业开展分类收运,基本建立了满足厨余垃圾分类需求的收运体系。

三是对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目前市区有厨余垃圾处理设施3座(规模120吨/天),有效满足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需求,各区将分类收运的厨余垃圾委托相应资质企业进行分类处理。大力推进湛江市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协同处理项目,现已将该项目与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第二阶段(雨污分流)捆绑以EOD模式实施,并采用竞争性方式选定了市城发生态投资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市城发生态投资公司正抓紧开展项目立项、稳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四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加大对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执法检查,以法律约束引导市民群众和相关企业养成生活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并不定期组织对市区大中型餐饮企业和公共机构、学校食堂等厨余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有效扩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范围,不断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海洋贝类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构建情况

一是成立技术研究院,助力产业升级。我市充分借鉴山东乳山牡蛎经验,依托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力量,成立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利用研究院作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实现现有新品种在湛江的转化应用推广,推动湛江生蚝产业迭代升级。例如,广东海洋大学成功研制出一系列生蚝保健产品,包括:海洋牛奶(生蚝奶)、蚝天下白酒、生蚝蛋白功能饮品、生蚝抗疲劳古亭饮品、生蚝营养功能饮品等产品。

二是发展精深加工,多样化利用蚝壳。我市依托资源禀赋设立多个生蚝产业科技项目,发展精深加工。其中有:广东华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蚝壳粉为主要原材料研发生产建筑板材等材料;湛江海贝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蚝壳粉为主要原材料开发生产新型墙体生态环保涂料,已广泛用于家居装饰。

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推动湛江蚝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建设,总投资22.2亿元,首期投资12.2亿元,首期建设规模722亩,围绕生蚝产业加工流通、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探索“蚝+”新路径。

(四)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

一是支持资源再利用领域创新平台建设。近年来,我市组建了有机物废弃物和海洋资源再利用领的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工程中心4家,市财政资助资金200万。如支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23年组建了湛江市城乡有机垃圾生物转化技术及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重点开展了餐厨垃圾、农林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标准化、副产物饲料化(畜禽、水产)等方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在塘蓬镇建立生物转化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支了湛江市博泰生物化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组建广东省海洋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组建了湛江市海洋资源化学综合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大大提高了我市海洋生物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能力。

二是支持开展技术研究。近年来,我市设置了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现代农业技术攻关、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省定贫困村、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人才海洋生物方向、非资助科技攻关等多个专题对城乡有机废弃物及海洋贝类废弃物协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进行支持,支持项目12个,支持资金240万元。如岭南师范学院承担的温和有机酸处理耦合生物酶催化清洁生产虾甲壳素新工艺创建及食品配料开发项目,该项目研究了虾甲壳素清洁生产技术,建立了温和有机酸处理耦合生物酶催化虾甲壳素清洁生产和温和有机酸处理耦合天然低共熔溶剂虾甲壳素清洁生产新工艺,研发了虾甲壳素、乳酸钙2种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发表学术论文2篇,培养人才5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建设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产业链

一是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有机废弃物处理工作。加大对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执法检查,并不定期组织对市区大中型餐饮企业和公共机构、学校食堂等厨余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二是继续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湛江市餐厨垃圾及生活垃圾协同处理项目,抓紧开展项目立项、稳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二)推动技术创新研究应用。鼓励有机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城乡有机废弃物和海洋贝类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加强对城乡有机废弃物及海洋贝类废弃物协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宣传和指导,提高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湛江市城乡有机废弃物及海洋贝类废弃物协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构建工作的关心支持。

 

 

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