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0007088818T/2025-00618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5-08-21
名称: 清新校园,护航成长!湛江全力保障秋季学期安全有序开学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8-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新校园,护航成长!湛江全力保障秋季学期安全有序开学

发布日期:2025-08-21  浏览次数:-

  湛江市第一中学组织清洁工团队对校园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及时清运垃圾,定期清除校园积水,实施全面消杀,确保无蚊虫孳生环境;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组建党员先锋队,返校清理校园内的落叶、杂草、花盆托盘、空花盆和下水道等,坚决排除积水隐患,阻断蚊虫繁殖途径;遂城第四小学联合专业消杀公司,重点针对绿化带、下水道等蚊虫易孳生区域,制定并实施“靶向防护”方案……

  当前,湛江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湛江市教育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防控工作,织密织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校园防控网络,确保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平稳、有序开学。

  为全力做好今年秋季学期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提升全市教育系统蚊媒消杀业务能力,8月19日,湛江市召开全市教育系统2025年秋季学期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暨蚊媒消杀业务知识培训会议。

  周密部署,织密防控网络

  教育系统人员密集、覆盖面广、链条长,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会议指出,全市各地各学校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守住不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底线,确保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安全、平稳、有序开学。

  具体而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压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同时,要精准研判疫情形势,按照“一区一策”“一校一策”原则,提前谋划并落实开学前防控准备、校园环境整治及人员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

  在校园环境整治方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须在开学前10天,按照“先清理、后消杀”的顺序,至少完成4次全面清理和3次全面消杀工作。开学前一周,每天要对教室、宿舍、校内工地、绿化带等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及周边环境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

  此外,各学校应组建校园消杀队伍,配备必要的消杀工具,制定详细消杀计划,加强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能够第一时间独立完成本校消杀任务。同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全员培训,为开学后的防控工作夯实基础。

  连日来,湛江多地不断创新防控举措,全力营造安全校园环境。例如,霞山区教育系统组建百人党员突击队,构建“入户排查+环境清理+流调溯源”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推行“三步沟通法”和“四早工作法”,并坚持“校园双防线”策略。即校内严格健康监测和环境整治,校外组织党员超1300人次下沉社区,形成家校社联防联控合力。

  遂溪县教育系统则以“校园无死角、家庭全覆盖、社区强联动”为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构建“教育局—学校—责任区—社区”四级联动防疫网络,组织党员先锋队开展卫生整治;创新家校协同机制,发动学生以“家庭灭蚊小卫士”身份带动家庭参与实践活动;结合童谣、顺口溜、手抄报等趣味宣传方式,有效提升防疫知识知晓率。

  常态防控,筑牢长效防线

  针对开学后的常态化防控,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防蚊灭蚊长效机制,每周至少完成3次校园全面清理和2次全面消杀工作。每日需彻底清理教室、食堂、宿舍、绿化带、排水渠、天台、厕所、设备间、垃圾收集点等场所,确保垃圾及时清运、积水及时清除。同时,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与登记制度,提醒师生做好返校12天内的自我健康监测,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将卫生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大校园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倡导师生员工及家长积极行动,共同清理积水容器、整治环境、防蚊灭蚊,携手营造干净、整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湛江市港城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通过常态化校园消杀和全覆盖健康监测筑牢安全屏障,确保校内无疫情传播;依托家校协同机制,广泛普及防控知识,凝聚群防群控合力;持续巩固防控成效,重点加强雨季蚊媒监测,推动防控措施长效化、常态化,坚实构筑校园健康防线。

  下一步,湛江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强化领导挂点督导机制,持续开展校园疫情防控专项督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防控要求。会议同时强调,各学校要对照《湛江市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清单》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逐项整改、对账销号。

  会议现场还组织了蚊媒消杀业务知识培训及实操演练,通过专业指导全面提升校园蚊媒消杀能力,科学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挑战,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