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消息 5月14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根据国家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坚持零起点教学,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教学
不久前,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
《行动方案》则提出,要改变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和衔接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进一步规范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其中,幼儿园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坚持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
整合家园校资源形成合力
《行动方案》提出,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其中,《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学位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幼儿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幼儿园出现大班幼儿流失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