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0007088818T/2021-00522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1-04-21
名称: 各学校因校制宜寓教于乐:美育润心田 共享艺术美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4-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各学校因校制宜寓教于乐:美育润心田 共享艺术美

发布日期:2021-04-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人人同参与  共享艺术美

  每年,市二中都会举办社团文化节,社团节已成为全校性的“大课堂”,是该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平台。在社团节上,各社团方阵展现青春活力,街舞社成员激情四射、舞姿奔放;汉服社成员裙裾飘飘、婀娜多姿;舞蹈团成员青春洋溢、笑意盈盈。各个社团拿出看家本领,尽情展现才能。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参加不同社团活动,学生对自身兴趣特长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市二中已有科技实践类、人文类、艺术类、体育类社团共42个。

  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已成为该校乃至湛江市中小学办学工作的一大名片。每届艺术节为期一周,师生参与其中,共享艺术盛典。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培养师生审美能力提高,全员感受艺术之美。艺术社团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善合唱团”、“上善舞蹈团”、街舞社、民乐社、吉他社、曳步社、主持人社、模特社、汉服社、BOX 社、摄影社、微电影社等艺术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每周均固定的训练活动时间,学校为学生提供活动场地,并配备至少一名指导教师,不断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和提升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市二中的社团文化节可以说是我市开展美育教育的一张名片和一个缩影。

  开足美育课程 科学配置师资

  市教育局鼓励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发展校本课程,加强艺术学科之间、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鼓励学校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丰富拓展学校美育内容。以霞山区为例,该区学校充分发挥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组,开设了合唱、舞蹈、版画、书法、贝壳粘贴、健美操等校本课程。

  为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各学校普遍建立艺术兴趣小组或艺术社团,有方案、有师资、有场所,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激发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湛江市第二十五小的民乐、湛江市第二十小的贝壳粘贴、湛江市海景学校的衍纸制作、湛江市第三十二小的弦乐、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的器乐、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的书法等艺术特色项目,在全市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引领区域学校美育共同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艺术教育特色格局初步形成,有力促进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

  发展学校美育,师资是关键。我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补齐”“提质”不断提升美育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2020年全市新招聘艺术教师308人,其中音乐教师148人,美术教师125人,其他艺术教师35人。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科学配置艺术师资。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转岗培训、外聘教师补充艺术师资,有效缓解结构性缺编造成的美育师资不足。艺术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强师工程”。通过讲座、培训、赛课、观摩、艺术活动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训艺术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市级8个艺术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每年下沉乡镇、农村学校开展送教活动。

  丰富实践  传承优秀文化

  我市持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美育面向全体,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全市重点工作,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市县每年开展区域内艺术展演,表彰优秀师生。2020年举办教师书法作品评选、少儿美术书法展、硬笔书法大赛、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戏曲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天才梦想秀、百姓微宣讲电视大赛等大型市级活动。各学校积极开展一年一届的校园文艺活动,湛江第一中学的“红五月”、湛江二中的“魅力二中”、麻章中心小学的“风铃艺术节”均形成特色品牌,得到全社会高度认可和赞誉。

  各地各校将学校美育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文明有礼美德少年。各学校还纷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春节”“端午”“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节日结合,以艺术为重要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的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全市广泛开展“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积极引导学校传承区域内的“东海人龙舞”“调顺网龙舞”“泥塑”“醒狮”“粤剧”等地方“非遗”文化。

  加大保障  资源下沉农村

  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学校美育工作得到持续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安排年度预算保障美育工作,全市财政投入学校美育工作年度经费超过5000万元。校园普遍建成充满朝气、格调高雅、富有美感的育人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条件逐年改善,艺术功能室、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按照国家要求进行配置,美育工作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财政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等多个部门每年联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20年组织本地7个戏曲剧团,举办7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受益师生近3万人次。

  我市争取长江公益基金会“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项目落户湛江,为7个偏远乡镇129所农村小学培养音乐、美术兼职教师234人,助力农村学校美育发展。市教育局与岭南师范学院结对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环境、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探索新时代农村学校美育发展有效路径。目前,岭南师范学院已在遂溪县黄学增纪念中学等4所薄弱学校开展具体帮扶工作,受到师生热烈欢迎。我市还通过市县艺术教研员、市级名师工作室下沉乡村等方式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美育教学,促进城乡学校美育一体化建设。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艺术课程。通过手机录制、网络直播方式,实现艺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校际美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