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
2008年,全市人民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试点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外部严峻复杂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罕见低温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团结一心,艰苦拼搏,迎难而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4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6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97.0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20.93亿元,增长12.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7%,房地产业增长10.2%,其他服务业增长12.5%。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6.4﹕31.1调整为22.0﹕47.4﹕30.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297元,增长8.4%,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203美元。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增值税8.87亿元,增长14.5%;营业税8.10亿元,增长16.6%;个人所得税1.64亿元,增长19.9%;企业所得税2.24亿元,增长48.1%。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01亿元,增长17.8%。其中,公共安全支出9.63亿元,增长21.3%;教育支出27.09亿元,增长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1亿元,增长12.1%;医疗卫生支出9.92亿元,增长64.6%;环境保护支出1.18亿元,增长28.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2亿元,增长18.5%;农林水事务支出8.57亿元,增长11.6%;交通运输支出1.98亿元,增长34.6%;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7.07亿元,增长67.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7%,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其中市区上涨6.2%。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8%,其中,粮食上涨9.1%,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5.5%,蛋类上涨4.0%,水产品上涨6.8%,菜类上涨16.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5.2%;衣着类价格下降1.7%;家庭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6%;娱乐文教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3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22万人;残疾人就业率超过8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经济规模不够大,发展速度偏慢;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外开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型;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能力较弱;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不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66亿元,增长5.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9.94万亩,增加22.50万亩;糖蔗种植面积187.39万亩,增加3.05万亩;花生种植面积68.40万亩,增加4.7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0.88万亩,增加4.40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51.11万吨,增产12.25万吨,增长8.8%;糖蔗产量1002.58万吨,增产23.71万吨,增长2.4%;蔬菜产量221.57万吨,增产11.90万吨,增长5.7%;水果总产量173.56万吨,增产7.37万吨,增长4.4%。
全年肉类总产量34.61万吨,增长5.5%。其中,猪肉产量增长6.0%,牛肉产量增长5.5%、羊肉产量增长19.1%,禽肉产量增长5.7%。全年水产品产量94.72万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6.91亿元,增长11.0%,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3.45亿元,增长1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7.81亿元,下降1.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6.37亿元,增长3.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247.32亿元,增长17.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07.31亿元,增长1.4%;重工业增加值286.14亿元,增长16.3%。
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8.5%,居全省第二位。实现利润总额40.52亿元,下降17.5%,实现利税总额84.26亿元,增长2.6%。其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利润38.52亿元,增长10.3%,占工业利润总额的95.1%,实现利税60.27亿元,增长23.0%,占工业利税总额的71.4%。劳动生产率达到28.4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3.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全年实现产值1027.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8%,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工业主要产品增长较快,农用化学肥料28.68万吨,增长1.6倍;砖(折标准砖)2.53亿块,增长1.1倍;变压器16.98万千伏安,增长85.6%;水泥289.94万吨,增长58.3%;商品混凝土62.45万立方米,增长54.3%;天然原油342.78万吨,增长47.7%;人造板58.24万平方米,增长27.3%;饮料酒11895万升,增长20.9%;软饮料18.58万吨,增长20.3%。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09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9.63万平方米,增长8.1%;房屋竣工面积589.57万平方米,增长2.9%。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2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增长2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29亿元,增长2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1.75亿元,增长19.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3.64亿元,增长7.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68亿元,增长7.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41亿元,下降7.8%;第二产业投资117.61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172.27亿元,增长26.0%。
全年投资到位资金合计311.75亿元,增长18.5%。其中国内贷款26.14亿元,增长2.1%;自筹资金246.87亿元,增长29.1%。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7.91万平方米,下降31.4%,其中住宅65.41万平方米,下降29.5%;商品房销售额18.44亿元,下降27.4%,其中住宅17.67亿元,下降20.0%。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9.25亿元,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7.91亿元,增长11.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71亿元,增长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16.90亿元,增长22.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0.81亿元,增长21.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3.45亿元, 增长31.6%;零售业零售额337.70亿元,增长22.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06亿元,增长18.6%;其他行业零售额0.50亿元,下降47.7%。
六、对外贸易
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3.29亿美元,增长29.3%。其中:进口总额16.97亿美元,增长52.3%;出口总额16.32亿美元,增长11.7%。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4.47亿美元,增长13.8%,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88.7%;加工贸易出口1.32亿美元,下降8.7%。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的主体,完成出口7.78亿美元,增长8.1%,占出口总额的47.6%;私营企业出口6.49亿美元,增长19.2%;国有企业出口1.94亿美元,下降14.7%。从出口商品看,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中,水海产品及其深加工制品出口5.56亿美元,增长18.8%;硅锰铁及硅铁、锰铁出口1.48亿美元,增长87.2%;家具出口1.56亿美元,增长2.4%;机电产品出口3.25亿美元,下降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66万美元,下降13.9%。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猛,其中:欧盟2.63亿美元,增长15.0%;东盟2.15亿美元,增长19.2%;拉丁美洲1.30亿美元,增长67.3%;中东地区0.82亿美元,增长9.2%;俄罗斯0.20亿美元,增长5.7%。对原主要市场出口大部份保持增长,其中:美国4.43亿美元,增长12.5%;日本1.55亿美元,增长28.5%;香港0.99亿美元,下降31.6%。
全市出口企业260家,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72家,比上年增加3家。在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中,超1000万美元的有44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超1亿美元的企业达2家。
全年签订利用外资项目34个,与上年持平;合同外资金额1.00亿美元,下降78.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74亿美元,增长15.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74亿元,增长14.0%。
全年货运总量11661万吨,增长12.0%。其中,铁路运输2549万吨,增长8.8%;公路运输5669万吨,增长10.5%;水上运输1445万吨,增长33.5%;管道运输1998万吨,增长7.4%。
全年旅客发送7330.3万人次,增长2.4%。其中,铁路184万人次,增长8.9%;公路6895万人,增长2.0%;水运221万人,增长12.8%;民用航空30.3万人次,下降3.5%。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404万吨,增长13.5%,其中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5956万吨,增长11.4%;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8.40万标准箱,增长4.4%。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0.64万辆,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私人汽车7.43万辆,增长17.2%。民用轿车保有量达到3.1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34万辆。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09.93亿元,增长23.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6.37亿元,增长23.5%;邮政业务总量3.55亿元,增长13.6%。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97.6万门,增加25.6万门,增长5.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11.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1.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9.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6.5万户,增加26.5万户。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87.9万户,增加36.7万户。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6.33万人次,增长10.1%。其中,外国人2.68万人次,增长3.1%;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3.65万人次,增长15.9%。在国际入境旅游者中,入境过夜人数3.30万人次,增长2.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91.13万美元,增长5.9%。全年出境人数0.6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3%。国内旅游人数达885.09万人次,增长15.0%;国内旅游总收入45.72亿元,增长10.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3.18亿元,增长1.7%。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75.80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66.31亿元,增长16.1%。在人民币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173.00亿元,增长8.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7.45亿元,增长18.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76.92亿元,比年初增长20.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69.69亿元,增长29.6%。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232.29亿元,增长32.8%,中长期贷款192.65亿元,增长15.3%。受住房、汽车消费贷款的拉动,金融机构消费贷款继续保持增长。年末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60亿元,增长9.6%,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28.70亿元,增长8.9%;汽车消费贷款余额0.22亿元,增长18.9%。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162.15亿元,下降1.4%;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132.37亿元,下降2.2%,收支相抵现金净回笼29.78亿元。
年末全市辖区内共有证券业金融机构6家,累计证券交易额910.47亿元,比上年下降40.7%。其中,股票交易额900.65亿元,下降40.7%。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1家,全年保费收入23.53亿元,增长5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9亿元,占全年保费收入的18.7%,增长15.8%;人寿险保费收入19.13亿元,占全年保费收入81.3%,增长74.3%。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5.23亿元,增长32.3%,其中:财产险赔款2.38亿元,增长51.5%;寿险业务给付和赔款2.85亿元,增长20.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350人,在校研究生1046人,毕业生278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68万人,在校生5.83万人,毕业生1.5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5.38万人,在校生11.07万人,毕业生2.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00万人,在校生15.15万人,毕业生4.4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7.78万人,在校生47.38万人,毕业生13.1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1.21万人,在校生92.74万人,毕业生18.3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86人,在校生154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50万人。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3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46个。全年投入市级科技三项经费1500万元。民营科技企业317家,比上年增加3家;从业人员1.84万人,增长6.4%。
全年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35项,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全年获市级科学技术奖4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项。全年申请专利量646件,增长0.6%,其中发明专利204件,增长56.9%;专利授权量 376件,下降22.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56.70万元。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7 家,新增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7.15亿元,增长8.0%。
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19家,拥有各类名牌商标称号的企业66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7个;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8个。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4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监督抽检产品287种,产品抽查合格率85.6%。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9 万台件。全年完成产品认证企业326个。新制定地方标准5项。全市共有海洋观测、监测站点28个;天气雷达观测站1个,气象天气雷达1部,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已建成自动气象观测站60个;建成地震台站5个,地震遥测台网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9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7个。广播电台6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转播台6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0.5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82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0%。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12万册(件);全年出版全市性报纸5398万份,各类期刊97万册。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9374卷。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9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1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690张,增长5.8%。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475人,增长2.5%。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55人,注册护士682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97人,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87人。
全市农村自来水改造受益人口531.4万人,自来水普及率88.8%,卫生厕所普及率63.8%,粪便无害化处理率78.2%。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 3人获得北京奥运会奖牌,其中:获奥运冠军1人,获奥运季军1人,获得奥运第五名1人;3人获得北京残奥会奖牌,其中:获残奥冠军和亚军两项奖牌的1人,获第四名、第六名各1 人;20人获得全国冠军,11人获得全省冠军。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运动奖牌150枚,其中,金牌63枚(含奥运金牌1枚,残奥金牌1枚),银牌45枚(含残奥金牌1枚),铜牌42枚(含奥运铜牌1枚);为国家和省输送运动员11人。年末全市共有业余体校11间,在校生人数2568人。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在公共场所增设大批健身设施,全市共组织各类群众性大型体育活动36次,参加人数76.11万人。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61元,增长8.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4%,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08平方米,比上年略增0.0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30元,增长7.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1.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8.4万人,比上年增长5.0 %。其中参保职工61.3万人,增长5.3%;参保离退休人员17.1万人,增长3.6%。参加职工医疗保险47.1万人(不含农垦系统),增长9.0%。其中参保职工34.4万人,增长9.2%;参保退休人员12.7万人,增长8.5%。参加职工失业保险32.2万人,增长7.3%。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2万人,比上年下降14.3%。参加工伤保险25.1万人,增长9.1%。参加生育保险32.7万人,增长21.1%。
实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年末城乡参保居民563.2万人,其中参保城镇居民67万人,参保率82.8%,参保农村居民496万人,参保率96.3%。
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5.7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城镇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4.29万人,下降0.8%;农村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11.43万人,增长5.8%。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其有床位1221张,收养人员121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59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177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65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5931.56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788起,比上年下降5.4%;死亡256人,上升0.8%;受伤2264人,下降5.9%;直接经济损失1098.08万元,下降12.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739起,下降2.9%;死亡234人,下降0.4%;受伤2263人,下降5.4%;直接经济损失648.70万元,下降5.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4,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为1.7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10。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0.24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为15.63‰,死亡率5.47‰,自然增长率10.16‰。
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27.42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31.91公顷,当年净增加耕地4.49公顷。
全年人工增雨总量达3亿立方米。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8.0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9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8.00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82亿立方米,下降12.2%;工业用水 1.79亿立方米,增长1.6%;农业用水21.70亿立方米,增长3.1%。
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种类共42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12种,水气矿产2种。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64.4小时,比上年增加85.7小时。全市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211.65平方公里。建成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39.53平方公里。市区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立方米;市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55.4%。建成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660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3.2 %。
全市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67.5%,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24.8%,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为4.3%。未达到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6231.7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4.3%。全年发现赤潮2次,比上年减少4次;累计面积215平方公里,减少80.4%;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减少50.0%。
全年完成宜林荒山造林1109公顷,迹地更新1025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5038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27.7%。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包括海域)2081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3.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在全国城市中处于上游水平。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平均值分别为0.013毫克/立方米、0.011毫克/立方米、0.047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API指数小于100)。市区大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且略优于去年,空气污染指数在34-60之间,其中达到一级标准(API指数小于50)的天数占全年的79.5%(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其余天数均为二级(良)。
全市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达到所在功能区的要求。其中市区地表水质(湖光岩湖)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全年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6.12万吨,比上年减少5.4%;工业和生活废气的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为4.09万吨,减少14.8%。工业废水排放量5370.9万吨,减少10.3%;COD排放量11720吨,减少1.6%;SO2排放量40284吨,减少15.0%;烟尘排放量14978吨,与上年持平;工业氮氧化物(NOx)排放量22862吨,比上年减少;工业粉尘排放量6817.8吨,减少37.0%。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5、第一产业相关数据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
附表:2008年湛江市经济发展统计表
表1: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情况
单位:%
指标 | 全市 | 市区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5.7 | 6.2 |
食 品 | 11.8 | 13.2 |
其中:粮食 | 9.1 | 9.7 |
烟酒及用品 | 2.8 | 2.7 |
衣 着 | -1.7 | -4.1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6 | 1.9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2.3 | 3.0 |
交通和通信 | 0.4 | -0.4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5 | 1.0 |
居 住 | 5.2 | 6.0 |
表2: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151.11 | 8.8 |
#:稻 谷 | 118.95 | 9.9 |
糖 蔗 | 1002.58 | 2.4 |
花 生 | 12.14 | 9.0 |
蔬 菜 | 221.57 | 5.7 |
水 果 | 173.56 | 4.4 |
肉类总产量 | 34.61 | 5.5 |
水 产 品 | 94.72 | 4.2 |
表3: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天然原油 | 万吨 | 342.78 | 47.7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53.35 | 14.4 |
配混合饲料 | 万吨 | 146.96 | 1.1 |
食用植物油 | 万吨 | 23.35 | -60.4 |
成品糖 | 万吨 | 106.84 | -10.5 |
卷烟 | 亿支 | 132.50 | 2.7 |
人造板 | 万平方米 | 58.24 | 27.3 |
家具 | 万件 | 284.63 | -17.3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13.22 | 4.8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450.53 | 4.3 |
汽油 | 万吨 | 83.84 | 11.4 |
柴油 | 万吨 | 210.39 | 9.2 |
燃料油 | 万吨 | 105.49 | 10.4 |
液化石油气 | 万吨 | 16.20 | 12.8 |
农用化肥 | 万吨 | 28.68 | 158.9 |
日用玻璃制品 | 万吨 | 3.11 | 10.5 |
交流电动机 | 万瓩 | 8.21 | -9.2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16.98 | 85.6 |
电饭煲 | 万个 | 5478.92 | 4.6 |
灯具照明装置 | 万台(套) | 453.14 | -14.9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71.28 | -12.1 |
供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51.03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