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7089204/2016-00408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16-02-17
名称: 湛江市环保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2-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湛江市环保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6-02-17  浏览次数:-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府办政务公开科的指导帮助下,我局认真落实《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湛江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湛府办〔2015〕11号)要求,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和公众期盼,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健全工作机制,拓展信息内容,完善公开平台,深入推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充分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提高环保公信力。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展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内容,让群众及时获知更多的环境信息。
  1.全面推进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建成了湛江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按照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平台,实时发布市区6个监测子站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小时均值及日均值。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实时发布6个监测子站的PM2.5监测数据,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时,还通过市区大型LED显示屏,发布PM2.5监测数据,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对空气质量的知情权。
  2.深入推进水环境信息公开。每月发布南桥河、北桥河、赤坎江、南柳河和绿塘河等6条市区河渠站四项指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监测数据。每季度发布市区6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公开南渡河、袂花江、九洲江、鉴江和小东江等5条主要江河断面和4个开展常规监测入海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信息,以及湖光岩、鹤地水库等2个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信息。
  3.切实加强环保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认真落实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及时主动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办事程序,以及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受理、审查、审批的全过程信息。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全文公开建设项目环评、竣工环保验收审批文件,全面公开环评机构及人员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确保环保审批工作的公开、透明。同时,将环评审批、竣工验收等重要行政权力纳入电子监察系统,自觉接受市纪检监察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使各项行政权力在监督下实施、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了更加透明、廉洁的政务环境,避免了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另外,我局还及时发布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以及考核情况通报,推动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4.不断深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每季度公开赤坎、霞山和麻章等3家污水处理厂20项监测项目的监控数据,以及6家国控废气、废水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发布《湛江市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情况季报》,每季度公布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信息,确保对企业的环境监管扎实有效。
  5.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全面公开环保执法的政策依据、检查通知和执法内容等信息。每季度发布《行政处罚情况表》,公开被处罚人名称、违法类型、处罚措施和罚款金额等,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有效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提升政民互动水平。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保事务的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参与渠道更加通畅透明,参与程度更加全面深入。
  1.积极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认真落实王中丙市长的指示,主动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湛江一中师生和新闻媒体记者共50多人,分别前往大气监测站、加油站、商场和工业企业,深入了解大气环境监测、油气回收、生活油烟治理和工业污染减排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让公众“零距离”接触环保、了解环保,进一步拓宽了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
  2.大力开展环境宣教工作。扎实抓好环境法制宣传,开展新《环保法》、“水十条”、“大气十条”等内容的法治宣传,共编印了小册子2万份,知识竞答答题卡1万份,宣传海报200幅,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法制理念。举办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环保专家等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10场,向市民展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营造良好氛围。
  3.不断加强舆情反馈回应。针对今年10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升高的问题,我局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在湛江日报、晚报、湛江新闻网和碧海银沙等主流媒体发布信息20多条,科学解释环境空气变化原因,切实消除公众疑虑,正面引导公众舆论。
  4.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健全信访制度,畅通群众网上投诉渠道,并加大信访案件办理力度,对群众的投诉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2015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2000多件,处理率达98.5%,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不断完善公开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扎实抓好环保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和行政服务窗口等“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1.扎实抓好湛江环保公众网建设。强化环保公众网作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功能,加强安全监控,规范后台管理,确保网站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同时,认真对照市府办《政务服务网普查评分表》和《监测记录表》的内容,认真自查整改,整合重复栏目,丰富信息内容,完善互动渠道,进一步提升网站运行水平,使之成为服务市民、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综合性互动平台。
  2.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职能和权责梳理,完善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信息、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逐步实现所有环保服务项目全流程网上办理,使之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载体。目前,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辐射许可证核等17项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2015年以来,网上受理事项2827项,按期办理率达到100%。
  3.切实加强行政服务窗口建设。我局坚持把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作为政务公开服务的重要平台,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窗口和绿色通道活动,全面公开各项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坚持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积极营造无关系办事、无停留办公、无利益服务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4个,涉及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9亿元,有效推动了湛江经济发展。
  (四)扎实抓好保障服务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抓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了《湛江环保公众网栏目保障分工表》,进一步明确门户网站各栏目的责任科室,对公开内容、公开范围、公开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责任到个人”的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落实到位。特别是局主要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带头作出承诺、带头服务群众,坚持每周五都亲自到窗口办公,及时解决处理窗口受理的重大业务和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
  2.抓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协调发布、工作考核、社会评议、责任追究、新闻发言人等19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坚持“分级审查、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加强管理,严格把关,防止涉密信息和内部工作信息上网,做到既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又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截至目前,我局没有发生过泄密问题,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3.抓监督考核,务求取得实效。结合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要求,通过日常通报、专项检查等措施,加强过程性监督。同时,定期召开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措施,加大对重点科室和单位的督导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5年,我局主要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环保公众网、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主动公开环境质量、污染防治、总量减排、生态保护、环保审批、监察执法、政策法规、人事任免和工作动态各项环境信息。今年以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37条,其中组织机构类信息4条、规范性文件类信息2条、其他文件类信息57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03条、行政执法类信息374条、办事指南类信息18条、财政预决算类信息17条、其他信息类信息662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我局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15年,我局没有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
  2015年,我局未向申请人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信息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变革,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需进一步拓宽,内容需进一步深入,载体需进一步丰富,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快字当先,好为标准,实最关键,绩见高低,努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五年崛起、建设幸福湛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继续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全面公开环境质量、环保审批、竣工验收等民生领域环境信息,及时全面公开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查处情况和群众关心的其他环境问题。
  二是进一步创新公开方式。进一步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使之成为政务公开的新渠道。加强湛江环保公众网的建设,及时充实、更新网上公开的内容,不断提升网站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网上办事大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构建与市民互动的信息平台。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和广度推进。
  四是进一步提高公开水平。坚持把“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正公平”作为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不断强化环保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充分展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环保部门良好形象。
  湛江市环保局
  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