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7089204/2018-02378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18-03-06
名称: 湛江市环保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3-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湛江市环保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8-03-06  浏览次数:-
 
湛江市环保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7年以来,我局按照《湛江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和《湛江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要求,在市府办政务公开科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五公开”工作,着力打造阳光环保,进一步增进了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理解认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采取的措施

    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公开平台,拓宽公开渠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一步调整充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科室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局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推进重大事项,亲自协调督办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坚持“分级审查、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加强管理,严格把关,防止涉密信息和内部工作信息上网,做到既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又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截至目前,我局没有发生过泄密问题,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二)构筑平台,完善载体。扎实抓好环保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和行政服务窗口“三大”公开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一是抓好湛江环保公众网建设。强化环保公众网作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功能,加强安全监控,规范后台管理,确保网站各项功能正常运行。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和空气质量发布平台建设,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2017年以来,我局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公开各类政府环境信息1351条。

    二是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职能和权责梳理,将行政审批事项由18项调整为12项,杜绝变相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积极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完善网上办事大厅,行政许可事项入网率达到100%,网上业务办理量达到1573件,按时办结率100%。

   三是加强行政服务窗口建设。我局坚持把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作为政务公开服务的重要平台,结合机关作风强化年活动,全面公开各项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梳理审批流程,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事项的承诺时限由28天压缩至10天,申请材料由15项压缩至3项。2017年,我局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14个,涉及项目总投资约35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5亿元,有效推动了湛江经济绿色发展。

(三)拓宽渠道,提升水平。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结合“六·”世界环境日和“创模”宣传工作,积极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力量,大力宣传新《环保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刊登环境整治新闻报道55篇,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万多册,积极营造环保良好风尚。组织环保专家、环保志愿者到企业、学校开展环保宣讲活动30多场,进一步拓宽了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积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加大环保工作公开力度,在湛江环保微信、微博公众号推送信息108条,进一步提高了公开水平。

    二、重点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一)推进“放管服”信息公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及时公开权责清单,共梳理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7大类共240项职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加强环评审批信息公开,认真落实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要求,及时主动公开建设项目的受理公告、审批前公示、审批后公告,做到环评文件和环评批复全过程信息公开;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督促建设项目业主及时公开公众参与信息。推进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受理前公告、审批前公示、审批后公告”制度,确保做到阳光审批。2017年,我局共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信息300多条,环保审批文件信息114条,项目公众参与信息70多条。同时,还将相关的环境监管信息、企业环境信用信息(黄牌、绿牌名单)通过湛江市政府网站、湛江环保公众网、“信用湛江”网站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二)推进环境质量信息公开。

一是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不断深化。完善城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公开大气环境质量实时监测信息,公众可以通过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湛江环保公众网等,实时查询市区6个监测站点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等6项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小时均值及日均值。建立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向社会发布未来2天空气质量预报,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二是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扎实推进。每月发布南桥河、北桥河、赤坎江、南柳河和绿塘河等6条市区河渠4项指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监测数据,以及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信息。每季度发布鉴江、九洲江、雷州青年运河等8条主要河流12个常规监测断面,湖光岩湖和鹤地水库等2个重点湖库,以及黄坡、大山江、安铺、营仔等4个入海河口水质监测信息。开

    (三)推进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每季度公开国控重点企业监督性监测结果,每年公开全市15家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情况年报,确保对企业的环境监管扎实有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信息公开的要求,全面公开环境执法检查依据、内容和程序等信息;对本局立案查处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及时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将案件名称、被处罚者的姓名或名称、主要违法事实、处罚种类、处罚依据、处罚结果、作出行政处罚的日期及处罚决定文书号等信息进行公开。积极督促企业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目前已有35家重点企业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发布了其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

    (五)推进投诉问题查处情况公开。畅通信、访、电、网等信访渠道,严格按照《广东省信访条例》规定做好信访工作,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及时答复网民提出的环境问题235个,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答复信访投诉案件1365件。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1件,全部按时办结,未向申请人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信息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变革,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需进一步拓宽,内容需进一步深入,载体需进一步丰富,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快字当先,好为标准,实最关键,绩见高低,努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继续通过湛江环保公众网全面公开环境质量、环保审批、竣工验收等民生领域环境信息,全面公开“放管服”信息,及时公开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查处情况和群众关心的其他环境问题。

二是进一步创新公开方式。进一步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使之成为政务公开的新渠道。加强湛江环保公众网的建设,及时充实、更新网上公开的内容,不断提升网站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网上办事大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构建与市民互动的信息平台。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和广度推进。

四是进一步提高公开水平。坚持把“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正公平”作为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不断强化环保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充分展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环保部门良好形象。 

                                 湛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