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湛江市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800007089124Y/2025-00031 分类:
发布机构: 湛江市审计局 成文日期: 2025-05-07
名称: 湛江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5-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湛江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解读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次数:-

  4月28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湛江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整改报告》客观反映了我市审计整改工作部署、措施和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部署更加有力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将审计整改作为严肃政治任务以及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市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扛起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审计机关要加强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到位,促进标本兼治。市长多次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审计整改进展情况,要求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审计整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扎实有力抓整改见成效,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类工作,推动整改工作常态长效,以高质量审计整改监督服务湛江高质量发展。

  二、亮点更加突出

  (一)坚持高位推进,“治已病”“防未病”抓得更紧更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的指示精神,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的重要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实际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部署有关整改举措,对抓好审计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走深走实。各地各部门自觉把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审促改促治,制定出台66项规章制度,一体推进“治已病、防未病”,通过凝聚整改之“识”、强化整改之“为”、做实整改之“效”,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审计贡献。

  (二)压实各方责任,“动真格”“敢碰硬”更加坚决有力。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及时将整改情况上报市委审计委员会,针对市领导批示的重大、典型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8份转办单,严格盯办流程,强化跟踪问效;向29个市直部门及11个县(市、区)分2批次发送49份整改督办函,并组织实地督查;对整改进度滞后问题,联合5个县(市、区)主要领导约谈22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

  (三)构建多元协同,“强效改”“精准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健全“纪巡审”联动,深化监督联动。市纪委监委明确将审计移送问题线索纳入督办事项,市委巡察办把审计整改纳入巡察重点内容,将整改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写入巡察报告并抄送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推动被巡察党组落实整改任务。市委巡察办与市审计局增强“政治监督+经济监督”互动互促,发挥“1+1>2”的监督质效。二是强化上下联动,提升整改效率。强化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交流,市政府督查室将相关审计整改工作事项纳入督查范围,推动整改工作高效落实。同时,顺利接入省整改智能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进度动态跟踪,极大提升了整改工作的精准度与时效性,确保各级整改任务衔接紧密、协同推进,形成高效顺畅的上下联动整改格局。三是发挥人大监督,攻克整改难题。市人大预算工委聚焦市属国有企业管理、海洋经济发展等重点突出问题展开跟踪监督,成功推动解决一批整改落实过程中的“硬骨头”问题,以重点问题的深入整改为引领,带动全面整改工作稳步推进。

  三、成效更加显著

  总体上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相关地区、部门单位的认真落实下,2023年度审计整改责任压得更实,监督合力进一步增强,整改成效显著提升。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突出问题149个,已整改131个,其中已到整改期的131个问题完成整改126个,整改率96.18%。审计查出问题共涉及资金32.25亿元,已整改涉及资金30.08亿元,审计资金整改到位率93.27%。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4项,推动解决了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问题。

  在财政管理方面,审计反映突出问题35个,已整改到位问题29个。重点整改有关地区、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待提升、财政资源统筹不到位、社保基金管理仍待加强、预算编制待完善等突出问题,有效推动全市财政资金管理迈向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强化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与刚性约束,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审计反映突出问题15个,已整改到位问题14个。重点整改有关地区、部门单位规划修编未完成、土地保障待加强、建设管理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有效推进重点片区综合开发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资金、土地要素保障和政策有效衔接,推动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在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方面,审计反映突出问题3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重点整改部分制度机制不健全、设计规划不合理、工程管理不完善、违规发放补贴等突出问题。有效推动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范管理,提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综合治理水平,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精准发放、规范管理,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审计反映突出问题68个,已整改到位问题57个。重点整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不实、国有资产资金管理薄弱、国有自然资产监督管理缺位等突出问题,有效推动我市国有企业规范经营业务,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流程管理,促进提升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四、后续安排更加严实

  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已对后续整改工作作出安排。一是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细化整改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动整改落实,对重要问题一盯到底,确保真改实改。审计机关跟进进度、定期检查、一抓到底,推动改彻底、改到位。二是进一步推进贯通协同。强化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及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问题。对存在时间长、历史原因复杂、涉及利益群体多、整改难度大的重要问题,建立牵头沟通协作机制,推动有序化解处置。用好问责利器,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坚决惩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三是进一步做好举一反三。坚持“治已病”、“防未病”,深入分析反复出现、经常发生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