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审计机关全方面、深层次、多角度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聚焦教育、社会保障、助企纾困、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圳:加大教育领域审计力度
深圳市、区两级审计机关加大对教育领域的审计力度,促进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助推深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审计局运用大数据审计,对市本级和各区义务教育阶段财政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全面摸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法规执行和财政经费投入使用情况,深入分析财权事权匹配、政府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公办普通高中项目建设情况专项审计,通过对全市高中学位供给、配套用房指标、造价水平、招投标行为、设计及施工管理等方面横向对比,分析投资控制、设计管理、工程进度、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其中,盐田区审计局对义务教育阶段财政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开展审计调查,围绕在校学生数量、常住人口数量、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情况开展横向对比分析和测算;宝安区审计局聚焦“双减”政策实施跟踪审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实行连线协调、远程核实、系统数据共享等方式,助力中小学教育减负提质;龙岗区审计局开展区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实验室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以及成果转化情况,助力打通“产学研”的中间壁垒。
珠海:助力企业纾困减负政策落实
珠海市审计局积极发挥审计专员办“预警”“探头”作用,深化“寓服务于审计监督”工作机制,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发挥“防未病”功能,促进市管企业健康发展。聚焦推动《珠海市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及促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政策的落地落实,主动为派驻企业提供落实减租政策的审计提醒服务,围绕珠海市对2022年承租市属国有经营性用房的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的减租政策,对已形成减租方案的市属国有企业及时提示潜存的风险点,对尚未形成减租方案的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座谈、约谈方式,及时提醒共性风险点和特殊防范点。
汕头:助推残疾人救助事业发展
汕头市审计局聚焦残疾人弱势群体,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对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基金资金的使用、管理、绩效等方面进行审计,围绕精神病、白内障、辅具适配三个重点板块,对资金拨付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层层把关,并深入基层,对区残联、定点机构和社区精神病防治点进行延伸,全流程、全链条审计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情况,助推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基金科学管理和残疾人救助事业发展。一是聚焦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梳理和审查有关医疗康复救助基金配套文件,结合项目的救助实施情况,重点关注因制度不完善、衔接不合理等导致救助工作有缺漏的问题,推动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基金的制度体系。二是聚焦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情况,通过查阅会计凭证、项目审批资料、现场抽查白内障项目病历、精神病防治点发药记录等资料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核实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推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
中山: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
中山市审计局组织审计力量全力配合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审计人员积极发挥审计专业优势,认真梳理核实疑点线索,全力还原事实真相,及时发现粮食购销领域存在的廉政风险隐患,助力推动相关部门落实粮食购销主体责任,督促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健全机制,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据悉,中山市审计局在2020年7月已组织开展中山市2016至2019年粮食储备和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中山市粮食储备的库存情况及管理流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摸清中山市储备粮的安全现状,深入揭示储备粮异地代储存在的粮食虚假入库、粮食质量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有效消除粮食领域的审计监督盲区,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